修行人的飲食觀

許久前曾寫過一篇關於飲食控制的文章,講的是挑選飲食的方法,但對於最重要的飲食觀念該文講的還是不夠多,終於現在找到一篇好資料在此與各位分享。

一直以來我對飲食的分類就不太感興趣,素與葷、悅性惰性等等。時常看到市面上瑜珈的書裡附食譜更是不以為然,吃什麼、怎麼吃?這永遠是問題,但其實也不是問題,怎說呢?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吃的種類太多、份量太多,吃什麼反倒很難講個明白,就是有人一輩子吃肉沒事、有人一輩子喝酒沒事、有人一輩子亂吃一通也沒事,相反的,有人堅持茹素照樣得癌症。所以要怎麼去說哪種食物好或不好呢?嚴格來講,現在商業化的農業發展把所有食物都變的有問題了,這種狀況下怎好推薦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

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飲食的正確態度。態度對,忌諱與問題就少,這就是源頭清的道理,佛經講:「因地不真、果遭玗曲」,現代社會種種事多半如此,從源頭著手才是對的。

在古印度瑜伽就等同修行的意思,Yogi就是修行人,因為這就是身心一體著手的行徑,但要知道,古印度有非常多教派與修行理論,都統稱為瑜伽,現代人不知道這些理論教派的來源與詳細內容,但在古代中國可是十分清楚,尤其從魏晉時代到隋唐,全中國的知識份子可以說是十分”媚印”,一昧的崇拜印度,不知有多少菁英投入把印度的知識全搬回來了,真正要瞭解古印度宗教哲學就必須看中文經典才行,想瞭解各種古印度教派思想的話可以參閱「成唯識論」一書,這是玄奘法師整合所有印度哲學教派而集成整理的一部論著。這是題外話。

這次分享的文章取自修行道地經裡頭的”曉了食品”篇,正是修行人必須瞭解的飲食觀念,其中還講了一段故事作比喻,十分精彩。人體許多問題毛病通常在調整飲食習慣之後就可以改善,練體位法而不在意飲食控制那一定是事倍功半的。在下文筆拙略就不為各位白話翻譯了,其實這篇也不難,時常碰到不喜歡讀古文的都是因為沒耐心,只要有耐心慢慢看下去,十之八九都可以理解的,希望大家也把讀古文當作一種修心練習,不然就枉費許多寶貴資源及古人的苦心。

修行道地經曉了食品第十一

佛在巴質樹  天帝奉百味
又在舍衛城  波斯匿供養
比蘭若設飯  麥飯雖甘味
皆等意受之  稽首無所著
雖食此飯已  弗著不以色
亦不造憍慢  棄捐諸貢高
所在受供養  如越大曠路
不以為甘美  是故稽首禮

爾時修行當觀飯食。設百種味及穢麥飯。在於腹中等無有異。舉食著口。嚼與唾合。與吐適同。若入生臟。身火煮之。體水爛之。風吹展轉。稍稍消化。墮於熟臟。堅為大便。濕為小便。沫為涕唾。臟中要味以潤成體。此要眾味流布諸脈。然後長養髮毛爪齒。骨髓血肉肪膏精氣頭腦之屬。是外四大養內五根諸根得力。長於心法起婬怒癡。欲知是者是揣食之本。由是而起。於是頌曰:

計無央數諸上味  墮住腹中而無異
於體變化等不淨  故行道者不貪食

雖當飯食不求於肥趣欲支命。譬如大官捕諸飛鳥。皆剪其翅閉著籠中。日擇肥者以給官廚。時諸飛鳥日日稍減。中有一鳥心自念言肥者先死。若吾當肥亦死如前。設不食者便當餓死。今當節食令身不肥亦莫使羸。令身輕便出入無礙。不為宰人所見烹害。羽翼可得漸漸生長。若從籠出便可飛逝從意所至。修行道者亦計如是。

食趣安身令體不重。食適輕便少於睡眠。坐起經行喘息安隱大小便。身依於行婬怒癡薄。其修行者當作是觀。吾不貪身除諸情欲。此身非要骨鎖相支。今此身中但盛不淨無有堅固。譬如怨家無益羅網。常懷怨賊而傷親友。當消息之供養奉事。譬如王者當以如何。遵承佛教坐起經行令無災患。常觀污露具知多穢。將養其命趣得行道。如有親屬不可棄捨身亦如是。沐浴飯食衣被蓋形。如愛一子常將護之。不令寒溫飢渴之苦。非為蚊虻蚤蝨所齧。

如有逆賊收閉牢獄。獄吏考治若干種榜。卿為前後劫盜誰物?家居所在盜何所藏?與誰同伴魁師黨部耶?五毒治之氣絕復蘇。即自思惟。以何方便得脫榜笞。心便開解對獄吏首:遠計某國大長者子名曰禁戒。前後所偷皆著彼所。居止其家共行竊盜是吾伴侶。獄吏聞之收長者子。與前賊共同一牢中俱繫鐵靽。

時長者子家有餉來。便自獨食不分與賊。賊大瞋怒張目嚙齒。汗出嘆息欲興惡意。令長者子不濟其命。況乃獨食。今我自在則當逼之。不獨飲水。何況獨食。其長者子少小驕樂。不忍須臾不行左右欲至舍後。便報賊言。共至廁上。其賊報言。在卿所至。吾不能行。

時長者子逼急窮極。謂其賊言:無過於子。子橫牽吾閉在刑獄。今欲小起反不相從乎。設不共繫終不相報。吾假相犯卿便說之。以當省過而謝其罪。

時賊答曰:子實無過。吾橫相牽。卿眷屬多。欲自免罪。不見考治。蒙得飲食故相枉耳。仁有餉來而反獨食。永不相分故不相從。

時長者子則報賊言:解子所恨。從今以往終不相失。若有餉來先當飯子。然後自食。曼我命存。願到舍後使身氣通。賊乃隨之。

後日餉來便敕婢使。所持飯來先奉親厚。所食之餘爾乃給我。時婢奉教輒如其言。使人還歸具啟長者。長者聞之心懷恚怒。明日詣獄謂其子言。卿生豪族。反與逆賊惡人從事。而與親厚都不覺知。此橫牽汝閉在牢獄。

其子報言:父所言是。不敬此人以為親厚也。具知是賊耳。我欲小行逼不相從。身重腹脹眼反耳聾。頭痛背裂脅肋欲拔。胸懷氣滿喘息欲斷。心意煩亂迷不自覺。諸節欲解骨體疼痛。命欲窮絕。惡對在上。汗出短氣。而賊語我。卿能隨吾。如病從醫。爾乃可耳。先以飯我。然後自食。吾當相從。用貪身命故為親厚也。

如長者子具知此賊為怨家也。用窮逼故於外示現若如親厚。而內踈薄。知四大寄非常之物。四事增減輒無安隱。如蛇虺其行道者亦復解此。曉知五陰皆為怨賊。趣以衣食將養其體令不危害。夙夜專精如救頭然。非以懈廢得成道德。至於無為。度于三界始終之患。

分類: 好文共享。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