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練習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配合動作的呼吸,一種是靜態的鍛鍊呼吸。前者最為人熟悉的就是中國的導引氣功,瑜珈體位法也有以呼吸配合動作的練習法,但以我所知的最有效果的導引術就是華陀所傳下的”五禽戲”,不過正統五禽戲並不好練,一套功法完整練完要超過一個小時,所以能把其動作熟悉之後再配上呼吸的練習者也屬少數了。瑜珈的動態呼吸練習比較容易上手,只要把個別的體位法做正確就可以開始嘗試,各位可以試試看,配上呼吸的練習效果會更顯著。後者靜態的呼吸練習以瑜珈術為最,猛烈的與緩和的練法都有,其中不少練法在西元十世紀左右傳到西藏之後便逐漸在印度失傳,或者秘傳而不為一般人知。
人體是個非常複雜精密的系統,練瑜珈的人最好要單純用現代主流醫學的角度來看待身體。每個人的體型體質不同,依照個性與生活習慣又會有不同的特質出現,所以並不能隨便抓個呼吸法就一直練下去。呼吸給人體帶來的能量比飲食還多,所以練呼吸照道理要比飲食控制還要複雜才對。還好人體雖複雜但養生原則很簡單,就是越單純越精簡越好。例如現代醫學已經知道少而且熱量低的飲食是最能長壽的,因為身體氧氣太多熱量過高都會使自由基增加,會加速身體老化衰退。其他的養生觀念不外乎是身體多動心常靜。所以呼吸也跟飲食一樣,能夠保持乾淨的空氣來源還有不要過量才對。但前頭講到要先增加肺活量,這裡又說呼吸鍛鍊的宗旨是要減量,這怎說呢?很簡單,現代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呼吸器官功能不彰,所以鍛鍊首要便是先活動身體增加呼吸器官的力量,也等於是鍛鍊與呼吸有關的體內肌肉群,等到身體健康有活力之後才能慢慢練習呼吸減量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馬兒跑,又要馬兒吃的少”。現代運動有所謂高原訓練,讓運動員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地方去做訓練,因為海拔高的地方氧氣比較稀薄,能訓練出低耗氧高耐力的身體所致,以往高海拔出身的運動員時常在長跑或需要耐力的運動項目勝出。一般認為瑜珈來自喜馬拉雅山,也是高海拔著名的地方,練瑜珈的朋友也應有此概念。
除了量的問題,呼吸鍛鍊最有關連的就是我們的腦。安定的呼吸導致安定的情緒,前面講到心常靜便能長壽,腦的安定一定要放進呼吸鍛鍊裡去體會,否則也是事倍功半的。
在前述的完全式呼吸之後,能有效鍛鍊呼吸器官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橫隔膜呼吸。最近家中有嬰兒誕生,觀察發現嬰兒的呼吸就是靠橫隔膜的肌肉,反而許多大人可以說喪失了橫隔膜的肌力,這樣身體內臟自然容易比實際年齡更衰老的。
橫隔膜呼吸有很多種練法,有些也被一般瑜珈稱為風箱式呼吸,不管是哪種練法,不外是在吸或吐氣時盡力活動橫隔膜肌肉,等到能掌握橫隔膜的運作之後再練習比較精細的控制,然後再練腹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就更容易上手了。詳細的練法請跟隨您的老師練習比較好。
這裡建議延伸閱讀我的上師所寫的:六談入道條件 – 論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