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得東西有點長而囉嗦,所以開一篇新文章回應,也是順便一補很久沒增加的文章數。
不同的靜坐目的導致不同的結果。
有人靜坐為了通靈或靈魂出竅,於是坐到昏沉打瞌睡他認為可以更接近聽到他的神的說話,他覺得那是好的。有人坐到嘔吐打嗝不已,他覺得那是排毒可以更接近他的神。有人靜坐想打通氣脈,他或許不懂何謂氣脈,但坐下去全身抖動搖晃不停,他也認為是好的。有人靜坐只為喜歡安靜不喜歡人間喧鬧,於是到處找安靜的地方或布置不被人吵的地方去靜坐,他也覺得是好的。有人希望能透過靜坐獲得靈氣,於是找深山瀑布旁靜坐,不管濕氣瘴氣是否侵襲,又或到處找大師加持幫他補氣等等,他也覺得是好的。也有人什麼目的都不敢奢求,只因信仰或道聽塗說覺得靜坐很好就練靜坐,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沒什麼收穫就停個幾年以後再說,他也覺得沒甚麼。
以上這些靜坐目的,可以用不同靜坐方法也可以用相同靜坐方法,就好比坐火車或坐汽車,每個人的下車地點不同,不過不同交通工具都可以帶我們到相同地點,哪個比較快?很難說,哪個比較經濟有效率也很難說。你笑坐火車慢一點到,人家或者笑你坐汽車風險高,又或者依不同到站地點而有各種不同因素決定哪個好或不好。
總之,目前為止各種靜坐方法都公開透明,都不值錢,值錢的是有沒有人到過你想去的地方,他會告訴你哪種方法是冤枉路或者是捷徑。若你喜歡嘔吐打嗝搖動身體,卻找一個一直要你靜靜坐著不能動的靜坐老師,或你想安靜坐著卻找到一個靜坐教室身邊人一直抖動搖晃哭叫大笑,這些都肯定是找錯人去錯地方了。
所以想學靜坐的人,最要緊的關鍵有二:
一是你想靠靜坐幹嘛?先知道目的才能找對老師。
二是學靜坐不要花大錢,不過你若想買老師加持的小東西或其他一堆名堂要你奉獻捐錢,那跟靜坐無關,是你自己愛花錢。
以上搞清楚了,才能辨別我們的靜坐經驗是否正確,是不是在我們想要去的路上,不要被不同目的地的同行乘客給迷惑了,人家不是跟你往同一個地方,只是碰巧同行一段路而已,這樣的人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是靠不住的。
以前有位聖者,他的目的很清楚,但一開始不知道要走哪一條路到達他的目的,他只好先尋找有名的老師學靜坐,第一個老師教他在坐中達到了意識空無一切無所有處,老師認可他已達最高成就後,他卻不認同,覺得他的根本問題還在沒有得到解答,所以他又去找更高明的老師。第二個老師教他在靜坐中到達既無意識活動又不是刻意停止意識活動的境界,他完成以後還是認為這沒有解決他的問題。但已經找不到更高明的老師了,所以只好自己想辦法。像他這樣的聖者,幾千年來公認只有他一位有如此能耐,所以我要向他學習他所教導的方法,但不是學他自己想辦法。
這是我個人的心得分享,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祝大家都不會走冤枉路。
學好靜坐的幾個要素:
一、目的:先了解自己的目的為何,才能尋找自己所想要的東西,以及可能幫助你達成目的的東西。
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不過這要花一段時間來摸索就是了。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並不盡相同,一般人通常是老師教什麼方法,就練什麼方法,但這種方式,比較像是瞎貓抓老鼠,全憑運氣。
三、了解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除了要了解自己外,也要了解各種方法的原理及利弊,這就需要廣泛的閱讀資料了,也需要搜集及尋找資料的能力。例如:方法過去有沒有出偏的案例,出偏的原因為何?比例高不高?
四、好的老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註一)就靜坐而言,好的老師除了傳授你正確的知識、適當的方法,並且解答你的疑問外,他本身也要有相當的靜坐經驗及一定的證量才行,這樣子才有辦法帶領你走這一條漫長的路。在拜師前,最好先檢視一些事情,例如:這位老師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嗎?他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奇怪的觀念?他平時的言行有沒有怪怪的?
五、心態:投機取巧、一步登天、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資質比較好,也只是起步會比一般人快一些罷了。最終還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老話最實在了。靜坐應該視為是一種終身的志業。
六、活用:「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靜坐的人頭腦要靈活,覺得不對時,或進展不了時,要停下來思考,是不是目前的方法不適合自己的現況,改為練習另一種方法,或改變方法上的一些小細節,甚至是心態上的想法,而不是一成不變。
註一: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句的白話解釋為「古代求學問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人不可能生下來就知道一切的道理,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感不請教老師,那疑惑就永遠不能解決了。」
I can’t agree more!
獲益良多,深感認同。
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