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朋友問我:「練瑜珈感覺是件很好的事,可是為何練瑜珈好痛苦啊?」
我問:「是練完後幾天身體很酸痛嗎?」
她說:「不!是練的過程就覺得很痛苦。」
我說:「人是群體動物,很容易受旁人影響。很多人在剛接觸瑜珈時,會不自覺的想跟上教室同學與老師的腳步,但大家都是練了一陣子的,新來的要跟上談何容易,而且心裡都想跟那個練得最好的比,不想比混比爛,甚至覺得自己練不好而感到羞愧,所以有很多人練了瑜珈幾堂課就不再去,十分可惜。」
現在練瑜珈都是集體上課,但瑜珈根源上是十分個人的運動,在室內僅能躺下的狹小空間裡進行個人鍛鍊,不是表演給眾人看的,也不是在空曠的野外進行的。所以雖然初期在教室內向教練學習操作,但不應跟著別人的進度去要求自己,否則必是痛苦不堪。只不過雖是這樣講,能做到的只有少數,加上更少數身體素質好能勘磨練者,往往新接觸瑜珈者有十分之七八都練一陣子就放棄了。
任何好的運動都必須持續練習才有效果,運動不是外科手術般一刀見效,若沒有定時定量的持續鍛鍊,就算神仙來教我們也是枉然。瑜珈不只是身體的鍛鍊,身心都必須同步進行,如何讓自己免於老師同學帶來的壓力、找到自己的練習步調,這是練瑜珈初期的一大課題,心能保持平靜自在才是瑜珈的真正目標。
這位朋友又問到:「那要怎麼挑老師呢?」
我說:「其實應該先挑教室再挑老師。挑教室是挑方便到達,教室位置在自己上下班路線或住家附近,才容易保持持續的練習,至於老師教練只要不是那種咄咄逼人型的,去試上一兩節不會讓你感到壓力或不自在就可以了。」若要找高深莫測的大師,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必了,大師若有利害的教導步數,不能時常去上課就幫助不大的。只有少數人熱情於瑜珈修練才需要找大師。
很奇妙,昨天才剛到家附近的瑜珈教室上第一堂課,今天就看到這篇文章,感覺和自己的心理十分貼切; 有些稍難的動作無法完成時, 除了有點挫折外, 還會忍不住喵向其他同學,這就是所謂”心裡都想跟那個練得最好的比”. 相對地, 如果自己做得比較好些,竟不免有微微炫耀的心思出現, 看來光是要專心練習就不易了
說得沒錯,會痛苦是因為把注意力都放在動作上面了,都沒有注意自己的心,瑜珈的重點應該在於放鬆身心,而不是把身體搞成和別人相同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