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幾個朋友聊天,談到其中一位的身體欠佳問題,我聊到運動的好處,馬上另一位接著問:「該怎麼運動?」
這是一個大問題,三言兩語實在講不完,我只能重點講一下我的想法。講之前先感嘆一下,雖然我們從小學開始一路到大學都有體育課,可是對於運動的教育實在做的太差,大多數的體育課就是希望教會我們某種球類遊戲,或者胡亂操一下體能,應該教的運動知識例如如何暖身、如何避免運動傷害、身體結構相關的知識等等都很缺乏,至少我這一代是如此。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該運動,但很少人知道他該如何運動?什麼運動能幫助改善他的體質?
這位身體欠佳的朋友反駁說他有運動啊!馬上起身做了一個前彎下壓的動作,代表他身體夠柔軟。我看了他的動作之後,馬上建議他以後不要再練這個了,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改善他的問題,反而更傷害他的身體。這是一個很刻板的瑜珈動作,很多人沒有跟對瑜珈老師,或者根本沒去過瑜珈教室,就以為能把身體前彎下壓到手能摸地就很行,完全不知道這個動作的目的以及風險,實在讓人很捏一把冷汗。不是說這個動作大家不該做,而是很多動作在不知道其所以然之前都應該小心,我時常看到愛動的人身體傷害比少動的人還多,這樣怎能叫那些不愛運動的人有信心放心的去鍛鍊呢?
現在來講一下該怎麼運動?每個人的身體特質、問題都不同,無法在此細講,只能簡單說一些共同適用的原則:
一、全身都要動,每個關節肌肉都要想辦法動一動,但不要激烈的動,每個地方抖一抖、動一動,感覺它有熱起來就好,要想激烈一點請必定要讓專人指導。如果沒專人指導,照上面講的只要每天作,絕對不用擔心份量不足。
二、多數人都知道的走路、登山、慢跑、騎腳踏車等等都要交互進行,不要只做其中一項,也不要對其中一項做太長時間。任何運動只要太投入、缺乏其他運動的混合鍛鍊,風險就高。
三、每次運動,一定要讓全身每個地方都熱起來,微微發汗就可以。至少兩天一次,能讓身體三處以上的肌肉微微酸痛更好,就是隔天一天內就會恢復的酸痛。目前政府倡導的三三三原則我不是完全贊同的。
四、隨時保護自己的腰椎、膝蓋、腳踝關節,所謂保護就是不要過度使用,這三個是一般人做運動比較常碰到的問題。
時常運動的人就會知道,要達到上面四點是很輕鬆的,但不必擔心份量不足,時間久了自己就會慢慢增加份量的,而且這樣很安全。看了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運動的人,請熟記以上四點,然後每天早上到住家附近的大公園跟著別人一起運動,不違背以上四點就可以。